养心宁静箴言 养生箴言

养心宁静箴言

【原文】仁人①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②,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注释:①仁人:尊敬而爱护他人的人。②中正:中庸、正直、正派。)〖译文〗

阅读全文
劳逸结合养生箴言 养生箴言

劳逸结合养生箴言

【原文】天之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元·朱震亨《格致余论》)〖译文〗天地间能孕育出各种生物,是因为宇宙的经常运动,之有其生命,亦在于经常的运动。【原文】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明·高濂《遵生八

阅读全文
四季防病养生箴言 养生箴言

四季防病养生箴言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译文〗春季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二)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二)

禁欲与养生   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  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一)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一)

居士与养生   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十)

僧人与养生   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能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九)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九)

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从生物学来说,一种生命能从千百亿个胚胎中脱颖而出,非常不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为高级生命的人类,从十月怀胎到出生,从呀呀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工作到成家立业,其历程更是复杂而漫长,期间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八)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八)

素食与养生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简称五辛;腥则指一切动物肉。前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七)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七)

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饮食,故《汉书》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成为各种养生术关注的一大焦点。  佛教作为一种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六)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六)

佛教御心术与养生   心理的调节与平衡,对于人的健康与长寿至关重要。但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感官不适、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久而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五)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五)

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

阅读全文
佛教的养生之道(四) 养生箴言

佛教的养生之道(四)

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僧人或佛教徒是有戒规要求的,也就是说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其目的虽不在于养生,但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世人从中也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佛教的戒律甚多,规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