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二)

日期:2013-03-09 21:52:19 作者:陈星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禁欲与养生


  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
  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断除淫欲。如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所以出家僧人以禁欲断淫为第一大戒。为使僧人切实遵行此戒,佛陀还为僧人制订了男女两性间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要求之严之细,堪称诸宗教之首。对于在家信徒,佛教要求他们不邪淫,并鼓励他们学习梵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受持八关斋戒。佛教梵行的要求对于佛教徒的养生来说,影响深远。所以有必要专篇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在无生命的物理界尚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何况在生物界和动物界,两性行为成为生命传衍的根本,是生命界最原始的极具魔力的本能,它伴随着一种极大的快感,为欲界众生第一大欲。所以我国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卷十一言:“食色,性也。”《圆觉经》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化生、湿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在生命界,恐怕只有极少数的修道之人才有可能抗拒或征服它。所以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
  在三大语系佛教中,目前流传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巴利语系佛教僧人仍严格遵循佛制戒律修梵行。汉传佛教中,中国汉族地区和越南的僧人仍按照丛林制度保持独身;日本僧人自明治维新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也不忌荤腥;韩国和朝鲜受日本的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僧人有家室。藏传佛教传承了印度佛教晚期兴起的密教,除主流的格鲁派以外,其它宗派的喇嘛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
  下面笔者拟从养生角度,分析一下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的影响以及应如何看待、修习梵行。
  (一)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
  性冲动和性行为如同饮食一样,是生命界一种极自然的生理现象,本无所谓道德问题。而人类是心智和能力高度发达的高级生命,随着家庭、部落、民族和国家的出现,以及社会文明的日益发展,人类动物性的生理本能不断异化、泛化,其影响逐渐减小,而思想、宗教、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常常掩盖了人的本能需求,使人容易忽视它的深刻影响。因此要准确评估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近代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梦的解析”等方法,说明性欲是决定人的性格成长、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影响人的一生。但这也只是揭开了性影响的冰山一角。
  人本身就是性爱的产物,出于种族繁衍的本能,人到了一定年龄,男女身上除了出现第二性征之外,身内都会分泌大量的雄、雌激素,驱动人们去寻找或吸引自己“另外的一半”。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时若因缘和合,寻找到自己“另外的一半”,并通过恋爱、结婚,组建起和睦稳定的家庭,那么,身心都能获得极大的安慰,甚至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促进事业的发展。性爱从生理上说,随着年龄的少、壮、老而有盛衰之别,但从心理上说,则可能终其一生而不衰。有资料表明,和睦的家庭和美满的爱情生活,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佛教来看,凡夫无不为淫欲所驱遣,不由自主,而成为“欲望的奴隶”,苦多乐少。现实也确是如此。若人求爱不遂,或受到内外不适当的强力压制,或夫妻不和,“饥渴”得不到满足,则反而会由爱生恨,往往造成人内分泌紊乱、精神抑郁不乐,严重的可能精神分裂,甚至自寻短见,或做出丧天害理、自毁前程、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来。另一方面,若自我放纵,甚至犯他妻室,必然乐极生悲,不仅伤害身体,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还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造成自他家庭的破裂。古今中外,上述负面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我国孔子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他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而中医和道家对男女性事有更深的研究。《抱朴子内篇?微旨》写道:“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妇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
  所以,一味强调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无视、压制人的正常生理需求,抑或一味宣扬性解放,甚至诲淫诲盗,都是非常有害的。
  (二)如何看待僧人的梵修生活
  既然说,良好的爱情生活有利于人健康长寿,而过于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那佛教为什么还要修梵行,修梵行是否违背养生之道呢?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认识和修习梵行的问题。
  首先,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以解脱生死为第一目标,而要解脱生死,就必须修梵行。如《圆觉经》说:“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至于养生,一般来说只解决现世的身心健康、愉悦。一个人养生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长生不老,只有解脱生死烦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年释迦牟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宫女成群,但在他看来皆悉无常、不净,只能增加人的烦恼。于是毅然出家修道,终于有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证入不生不灭的大涅槃。可说佛陀就是僧人修梵行的最好榜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载: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段文字充分说明了佛教修梵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志在解脱生死的僧人,只能无条件的受持淫戒,勤修梵行。
  其次,修梵行可臻于养生的最高境界。对于普通世人和不懂修行的人而言,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但真修之人完全可化解性冲动和性妄想,变贪毒为甘露,从而大大有利于养生。道家内丹功就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而佛教除了有严格的戒律、制度作防护以外,僧人还可通过习经教、修止观来转化贪嗔痴三毒。所以古来高僧、高道多享有高寿,绝不是偶然的。就普通僧人来说,修梵行至少可省除种种爱欲牵缠、家室之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学修和奉献于自利利他的弘法事业。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清心寡欲的确有助于健康长寿。
  不过,在我国汉族地区,僧人出家的因缘各不相同,所处时空境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目前佛教界内及社会整体环境都要求“僧像僧,庙象庙”,使绝大多数僧人尚能保持“僧装、素食、独身”,但就修梵行的内外环境来说,相对于南传佛教国家,却是相当的差。一是僧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二是有关僧籍管理、僧职考核、僧制建设还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有效的制约机制,僧教育也相对落后。三是僧人多数忙于事务或经忏佛事,真正能坐禅修止观的极少。四是许多寺院成为观光旅游之地,环境恶化,寺院贫富差距拉大,管理跟不上。五是佛教信众整体素质偏低,懂佛教者少,功利心强,进寺敬香做佛事以女信众居多,而寺院对僧人与信众以及与社会的互动缺乏必要的规范。六是现代社会日益开放,物欲横流,声色光电诸诱惑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令不少僧人进退维谷,不知所措,尤其是年青僧人,内心世界难以平静,有的丧失了学修佛法和弘扬佛法的信心与热情,僧才流失严重,有的在道风、养生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今天,僧人发心出家已不容易,能切实、顺利的修习梵行就更不容易。正视上述问题,切实搞好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自身建设,将成为今后佛教界的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梵行清净 身心调柔
  色欲由内因外缘而起。一般佛教徒因为食素,出门在外尚多有不便,何况僧人素食、独身,须时时注意威仪,节身自好;在当今道德失范、邪说竞兴、诱惑不断、肉欲横流的时代,一般在家佛教徒不邪淫尚不易做到,何况僧人要淫欲全断!所以,社会各界对僧人应多一点理解、尊重和关照,居士们既要亲近法师,更应注意礼数,善加护持。而作为僧人,既要终身梵行清净,又要身心健康、调柔,这不是一般的养生之道能解决的,须有一些特殊的防范与修行调养理念和措施。
  首先,须信仰坚定,发大菩提心,以出离生死、继承如来家业、弘法利生为职志,能于佛法生起大意乐,通过修行获得“禅悦法喜”,这是保持梵行清净的重要前提。
  其次,通过真切的求戒和庄严的授戒仪式,获得戒体,会产生相当的防非止恶的力量。既已受戒,即须恪守戒律,尤其是四根本戒。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目的在于通过戒律生活养成良好的僧格。所以青年僧人最好能在道风较好的丛林或僧团中熏修。一些寺院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道风好,管理严,前往挂单常住者反而极多。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梵修的需要。
  第三,梵修重在修心。对性冲动若强行压制,易造成伤害,不是根本办法,关键还在于疏导、转移,从内心化解。如《四十二章经》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修心之法众多,如念佛、诵经、拜忏等,但最重要和有效的对治方法还是于禅定中修不净观。为了帮助信众尤其是僧人断除淫心,大小乘佛经对如下几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描述:男女血肉之躯臭秽不净;男女色相虚妄不实;女性集弱点与祸害于一身;贪淫的危害及犯淫戒的恶果;修梵行的重大意义和无量功德。如在《摩邓女经》中,“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具体来说,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胀相,(3)青瘀相,(4)脓烂相,(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后者观自身中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其中任何一种观想成就,对治性妄想都会有极好的效果。
  第四,僧人亦是血肉之躯,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何况还须广度众生呢。所以不能一味逃避,须正视异性,同时应把握分寸,不可接触失度和过频,以免遭人讥嫌,或日久生情。如《四十二章经》说:“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尽管女性存在许多的弱点,但大多数女性富有宗教情结,善良细心,既是佛教的有力外护,也是摄受、度脱的对象,一样的可修行证果。观音菩萨示现女身而循声救苦,《法华经》中甚至龙女也能示现成佛。因此,对于女性应该有一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女人是不是“老虎”,关键在于人自心。
  第五,应志存高远,修行精进,积极投身于弘法利生事业,内心充实,无暇他顾,也能很好地避免性妄想和性冲动。过去丛林中安排的佛事活动既多且密集,我想既是寺院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个人梵修的需要。
  第六,在生理方面,男女两性各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应当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以便预为疏导、转移和化解。对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应善加管束,不可身入淫境,或故往观听淫词淫画、淫声淫曲,同时应增强对这些逆境的免疫力;在饮食上,不吃荤腥、不饮酒,不吃有刺激性的东西,也不要吃太饱;在衣着上,内衣不要太紧,穿着和铺盖也不要太暖,以免“饱暖生淫欲”;在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张驰有度,不要太劳累;除礼佛、劳动之外,最好能进行一些体能锻炼,如打拳、做操、慢跑、散步等,平时多干洗头、叩齿,也可按摩双脚心(涌泉穴)和三阴交穴,灸关元穴,大小解时注意闭息,咬紧牙关,提肛缩肾,这有利于固肾强身。
  注意或做到以上六个方面,必能梵行清净,身心调柔。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僧人信仰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或业障重,性欲强,修行不得力,或不能适应寺院的清规与修行生活,他们要保持独身、梵行清净就特别困难,往往会“坐致疾患”,因此还不如尽早还俗,以免既影响佛教,又使自己身心受到损害。佛教早就有人性化的还俗制度,如允许比丘六次还俗;佛教对出家受戒要求严,但僧人若还俗则程序十分简单,只须对僧团中任何一人声明即可。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信仰自由,还俗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还俗并不意味着放弃信仰。当然,出家最应慎重,而一旦出家,即应勤修梵行。若能同时注意养生之道,善加调摄,做到梵行清净,身心调柔,那就更好了。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