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养生之道(十一)

日期:2013-03-09 21:48:27 作者:陈星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居士与养生

  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
  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都说到在家的佛教徒要于正、五、九三个全月,另外于全年每月的六个斋日受持八戒,亦名八关斋戒。这八戒中和生活有关的为素食(不杀)、过午不食、不饮酒、不淫四戒,由楚王英的情况和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八关斋记一事来看,古代的王侯士大夫一入佛门对于八关斋戒还是奉行唯谨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常年都能如此平均五日一小修,四个月一大修,这个“修”不是放任自流、懒散纵乐的“休息”,而是净化、调整全部身心的严格“检修”和“修炼”。它以素食、节食、禁酒、净身、清心、断欲、凝神、静思为要求,这对于身心健康和功能的恢复、保持和加强该有多大的裨益。果能年年如此,终身不懈,何患寿之不增,年之不永,疾之益寡,身之益强。其实,每月六斋日的安排基本上和现在的七日一周相同,这种生活制度即使在现代也并不妨碍一个人正常参加社会工作。无怪乎古代在家的虔诚佛教徒多以长寿著称的了。
  现代科学也发现,笃信佛教的人往往心境平和而快乐。据中新网2003年5月23日报导,美国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的扫描研究显示,长期笃信佛教人士的大脑左边额叶前部活跃。这个部位同良好的情感、自制能力及情绪有关。加州大学洛杉矶医药中心的研究则发现,打坐及事事留心能控制扁桃腺,也即是脑部当中不安记忆的中心。该中心的研究显示,长期信佛的人士,比其他人不容易受惊、感到烦躁、惊讶或愤怒。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佛莱尼根教授说:“我们现在可以有信心地假设人们经常在达兰萨拉及印度碰见的那些看起来快乐及平和的佛教徒,是真的快乐。”
  相对于僧人来说,居士有如下几大特点:一是有夫妻家庭生活。二是为谋生养家一般都须从事各种资身事业、社会事务。三是人数多,不拘于男女老少,且分散于社会各个阶层。四是佛教对他们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他们信奉佛教、护持三宝。世俗社会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此居士的养生有许多不同于僧人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居士难免要过一种世俗的生活,要成家立业,没有好的身体是万万不行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如此。从追求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来说,也需要懂得养生。因此,养生对于居士来说更为重要。相对僧人来说,居士的生活环境比较稳定,物质条件比较充足,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的约束,若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些都能成为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工作繁忙,应酬太多,人际关系紧张,或家庭不和,生活压力大,养生环境差,或生活安逸,贪色纵欲,饮食不节,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其次,居士还要过一种信仰生活。佛教信仰给他们一种希望,一种精神支撑,给他们过一种道德生活的力量,使他们能更好地实践各种养生之道,尤其是佛教的养生之道。相对于世人来说,这些是居士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对佛教认识不足,信仰不正,功利心强,盲目性和迷信色彩过重,不能妥善处理信仰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的关系,则反过来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由上可见,居士养生问题比较复杂,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更是如此。个人的秉性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选择的职业不同,乃至信奉修行的法门不同,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养生的态度和结果。虽然总体来说,居士多数都能斋戒净身,少欲知足,行善积德,在养生方面比一般世人要好得多,但真正懂得并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养生之道的居士并不多。而且居士与居士之间差异也很大。有的居士能勤修福业而不居功,广学多闻而不憍慢,真参实修而不废世法,保养身心而不执著,能将佛教信仰和修行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得“禅悦法喜”,因而身心能得到健康、愉悦。而另有不少居士对佛教认识不足,功利心强,攀缘心重,好高骛远,无视日常的身心保健,几事求佛求神,迷信色彩浓,易走极端。他们不入佛门还好,一“学佛”倒变得怪怪的,不仅与邻居、同事格格不入,而且与自己的家人甚至法师们也很隔膜。他们自己也为此深感苦恼,身心困顿不堪,又何谈养生。所以有的法师不无调侃地说:佛说人生有八苦,而你们还多一大苦,即学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并符合佛教的养生之道,在家佛教徒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正信。由于居士多数都难得受到正规的佛教教育,加上生活、学修环境较差,相当多的人在信佛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功利性、盲目性和迷信色彩,极容易误入歧途。所以,作为居士,若限于条件,修行多少或做多少功德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要多阅读佛教书籍,多亲近善知识,端正对佛教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信仰。学佛基本的要求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随时将消极、负面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心态。
  (二)要处理好学佛修行与过家庭生活的矛盾。我国社会历来十分重视亲情和家庭伦理,家庭成员间是否和睦、互助,直接影响到各个成员的身心健康。佛教虽然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但对于父子、夫妻等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都有相应的规定。中国佛教对于家庭更是积极维护,这既是为了国家、社会的稳定,也是为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幸福。从养生角度来说,家庭关系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居士在上庙进香做佛事、吃素、诵经念佛、礼佛坐禅、放生等方面,应在尽到家庭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努力取得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支持,否则会显得很自私,还可能障碍横生,甚至便家庭破裂。自己家人都处不好,又如何广度众生。所以,居士在个人学佛的同时,要致力于佛化家庭的建设,使家庭成员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年青居士在组建家庭时,就要在这方面作充分的考虑和抉择。
  (三)要处理好学佛与从事社会工作的关系。从事何种职业,工作环境及同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状况。佛教提倡“八正道”,其中一条为“正命”,即从事正当、合法(包括符合佛法)的职业。作为居士,决不应当从事非正当的、不合法的职业,已从事的应设法转业,一时无法转业的也要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其次,要敬业尽责,并将佛教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第三,要在同事、朋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得到佛法真实利益的事实,感染、教育他人,使他人因你而理解、相信佛法,愿意去实践佛教的养生之道。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不要因为信仰的不同而生起不必要的矛盾和诤执。
  (四)居士因家庭和工作等事缘多,闲暇少,修行环境差,因而修行法门一定要简便易行,切合自己的实际,参加各种佛事活动也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平时也要懂得一些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具体的养生方法),从而能以健全的身心、充沛的精力,投身于世间出世间的各项事业。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