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养生之道(九)

日期:2013-03-09 21:43:08 作者:陈星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从生物学来说,一种生命能从千百亿个胚胎中脱颖而出,非常不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为高级生命的人类,从十月怀胎到出生,从呀呀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工作到成家立业,其历程更是复杂而漫长,期间充满变数。自古至今,人类一直执着地探寻着这些变数后的支配力量和运作规律。或尊上帝,或祀鬼神,或演周易,或占星象,或测八字,或看命相,如此等等,它们多数是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惟有佛教基于“诸法从缘起”的宇宙法则,阐明了影响众生命运的道德性的因果规律,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佛教基于这种观念,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至解脱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果分明,人世间的智愚、美丑、寿夭、穷通又岂是偶然!而决定这些因果差别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别的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的业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世间受道德律的制约,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负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教认为,业果是通于三世的:今生作业今生受报者,谓之“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报者,谓之“顺生受”;今生作业来生不受,多生以后方受报者,谓之“顺后受”。所以《大宝积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国早在《书经?洪范》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儒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长期行善积德、修心养性,才有可能“五福临门”。这一点与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处,当然佛教因果的思想要深刻、广泛得多。佛教认为,杀生者得寿命短促报,偷盗者得资财匮乏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报……。反之,若放生、护生,则得长寿报……。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或前生嗜杀者,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世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
  佛教很早就流传有一则救蚁延生的著名公案: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预知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小沙弥回家,八天后回到师父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原因。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困在水中将被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用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沙弥转短寿而成长寿,后来活到80岁高寿,并获证罗汉果,永离六道轮回之苦。
  这则公案说明,要想健康长寿,不完全在于吃得多好,保养、锻炼得多好,根本之道还在于有一颗平和仁慈之心,能广作善事。古来众多的高僧生活十分艰苦,衣食住行依戒规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而他们的寿命多数都能超过生活优裕的帝王、官绅,这值得世人深思。现代社会,人类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整体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道德失范,以及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等,出现了艾滋病、癌症等许多过去少有的疾病,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亚健康状态及患心理疾病者日益增多,二战以来仅因各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这一切是一般的养生之道所无法解决的。它表明,佛教的因果思想和养生之道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广义的养生之道应与佛教的修行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养生要以涵养心性、增进道德为基础,为前提,要尽力把握、修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使之符合因果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广大佛教徒在礼佛诵经、忏悔发愿、参禅念佛的同时,还要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从事布施、放生、护生、以及植树造林、修桥铺路、赈灾、义诊等种种慈善公益事业,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养生”才是积极的,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当然,因缘果报是非常复杂的,非圣人不能究竟。尤其在现代社会,近百来年的变化超过以往数千甚至数万年的变化,我们更不可将佛教的因果观念简单化、庸俗化,生搬硬套,致遭讥嫌或疑谤。应深刻领会、把握因果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将它与养生之道很好地结合起来。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