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 杏林轶事

悬壶济世

壶翁 亦称壶公,乃世传说,不知其姓名。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可见,壶翁是一位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道医。因其诊病货药

阅读全文
橘井泉香 杏林轶事

橘井泉香

橘井泉香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与道医有关的一则典故,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就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

阅读全文
杏林春暖 杏林轶事

杏林春暖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六年级上册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

阅读全文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杏林轶事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已经是一句成语,然而它的来源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十分怕人。?  他梦见一个恶鬼

阅读全文
近代名医施今墨医德医术二三事 杏林轶事

近代名医施今墨医德医术二三事

  施今墨(1881~1969),祖籍浙江萧山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长。施今墨在实践中感到:八纲辨证并不完善,气血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十分重要,应该补充到八纲之中。因

阅读全文
王怀隐与浮小麦 杏林轶事

王怀隐与浮小麦

浮小麦一名,最早见于古医籍《太平圣惠方》一书。关于它的由来,有一则王怀隐妙手偶得的故事。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京城名医王怀隐,有一天雨后放晴,便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麦

阅读全文
张仲景看气色驱“魔”治病 杏林轶事

张仲景看气色驱“魔”治病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后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了一座医圣祠来纪念他。

阅读全文
华佗切脉断死胎 杏林轶事

华佗切脉断死胎

有一个妇女,患了很重的病。她腰酸背痛,吃不下饭,喝不了水,来请华佗医治。华佗摸完脉对妇女的丈夫说:从脉上看,她是怀孕期间受了伤,胎儿没下来。妇女的丈夫说:对了,她是受了伤,可胎儿已经生下来了。华佗又说:按脉理看,胎儿还在肚

阅读全文
华佗察颜观色断病情 杏林轶事

华佗察颜观色断病情

华佗博览古代医案,多年的临床实践,丰富了他的医疗经验。他断病准确,创造了许多奇迹。华佗在内科方面的诊断医术相当高明,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他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

阅读全文
扁鹊见蔡桓公 杏林轶事

扁鹊见蔡桓公

有一天,扁鹊晋见齐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齐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齐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晋见,他对齐桓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