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

日期:2024-01-05 10:21:30 作者:Fangnan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小寒是表示寒冷程度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但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但小寒一过,就进入了“出门冰上走”、“屋外冻死狗”的“三九寒天”。据气象资料记载,全国多数地方的多数年份小寒却比大寒冷,所以,大家公认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
       小寒时节,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积冷至极,万物敛藏。寒为冬季之主气,小寒尤甚,最寒冷的时节正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也是阴邪最易伤人体阳气的时期。所以,小寒养生应在“寒”字上做文章,在“防”字上下功夫。
        一、起居保暖 防冻避寒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人体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遇寒就容易凝滞。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天气,容易发生关节疼痛、四肢麻木和颈腰椎疾病。同时,寒气为主宰则火潜伏,火主心,火弱则心力易衰;火生土,土主脾胃,火生土能量不足则脾胃运化力易弱;土生金,金主肺、气管,土弱则肺活力则易损,所以这个时节也正是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痉挛、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在寒冷季节更要注意养心肺、培脾胃、固肾阳、保健康。
       由此可见,小寒养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在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侵袭,尤其是对肩颈部、足部等易受寒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可人们在应对严寒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头部、颈部的防护,甚至把帽子、围巾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也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身上穿得很多,而不戴帽子不系围巾,体热同样会迅速从头部散出。冬天在外出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人体有多条经脉“始(终)于足下”,有很多脏腑反射区也在足部,通过足部可以反应脏腑的病症,如果能加强对足部的保护,反过来又能增进脏腑的功能。如果我们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先从保护好我们的双脚做起。所以,人们要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裤子和鞋袜。同时,睡前要用热水泡脚 ,还可按摩一下脚心涌泉,活动一下脚趾。
       此外,还应注意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的特点,不要轻易扰动自身的阳气,要顺应天时,防寒护阳,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合理安排起居作息,调整生活节律,注意早睡晚起,节制房事,不要过度开泄出汗,损精耗阳,使人体与“冬藏”之气相应,确保身体健康。    
        二、因人施膳 温补御寒
       进入了小寒节气,也就进入数九寒天。“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们为了抵御严寒,防预疾病,历来重视冬令进补。根据中医理论,“冬主收藏”,在最寒冷的节气进补有利于人体吸收精微物质,补充脏腑营养,且可“封藏”更长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真正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小寒时节是阴邪最盛的时候,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讲,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常用的补益中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也要根据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偏颇,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如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这些食物均有健脾胃、温肾阳、化痰湿、益肺气的功效。特别是羊肉含有蛋白质、脂肪,钾、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养血补阳,阳虚体质尤宜。海参、鱼翅也是很好的冬令补品,海参更被称为童叟皆宜之补品。当然,对于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则应注意少食缓补。“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不要被“五味”所伤。
       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不是一定要吃大量的滋补品,而主要是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日常饮食调养。俗话说,“食补胜药补”,我们要认识到,“冬吃羊肉夏吃狗”是进补,“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进补。中医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进补”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需要什么进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
        三、适度运动 强身抗寒
       小寒时节,是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也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生命在于运动”,冬季锻炼更是可以取得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养肝补肾,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所以,养生专家认为,通过日常锻炼,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小寒养生最重要的根本途径。因此,小寒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仍应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和娱乐活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小寒时节的运动锻炼虽然非常重要,但切不可盲目进行,必须讲究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瑜伽、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冬季锻炼必须在日出后才能进行,准备运动也要充分,待身体暖和后才可脱衣锻炼。运动强度也要适当,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过度消耗自身阳气。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四、畅达情志 乐观消寒
       数九寒冬,冰天雪地,万物敛藏,阳气潜伏,大地一派“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的景象。这不仅会给人一种寒冷和畏缩的感觉,而且还会产生一种焦虑和忧郁的心态,使人精神萎靡,情绪消沉。如果长时间在这种情志的刺激下,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情志清爽畅达,心理和谐美好,是身体健康的保障,所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冬季的精神情志调养,注重以养心而养生。我国古代,人们为了以愉悦平和的心境,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很早就有“入冬数九”和“九九消寒”的习俗,并出现了“九九民谣”、“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诗”等形式的消寒办法,以此来记载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和表达人们盼春迎春的殷殷心意。
       今天,我们为了度过一个愉快、健康的冬天,也要学习和借鉴古人“轻松养生,乐观消寒”的经验,学会顺应自然,调适心态,做到清心寡欲,宁神定志,不为琐事烦恼,不为天气左右,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平和的心态。如果有了这种心态,那么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伴随着凛冽的寒风降临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恐慌、不再忧虑,看到的将是“山川草木玉妆成”的美景,想到的将是“瑞雪兆丰年”的希望。
      “阳光总在风雨后”,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静心期待吧!

相关链接:
☞ 小寒营养食谱
☞ 小寒十二月节坐功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