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日期:2010-07-28 16:50:18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它内贯脏腑 ,外达肌表,网络全身,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器官 。?
    每一经脉都与内在的脏或腑相互连接着,同时脏腑又有相互表里的配偶关系。十二经脉的得名主要来自阴阳五行学说。十二经脉分别为:手太阴经、足太阴经、手少阴经、足少阴经、 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手太阳经、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
    《灵枢•经脉篇》说:“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剌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为,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本文讨论的问题,即对“经络”进行解释。其中,“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是询问怎样产生的“经脉”。所谓“经脉”,不单指“经”,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显然,根据这段经文,可以探讨“经络”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经文的表达方法比较隐晦,必须依文解义,由义显理,才能说明“经络”是什么。比如:雷公曰:“愿尽闻其道”,意思是说,希望全面了解经络学说。黄帝的回答,是从胚胎开始的。即:“人生始,先成精”。接着介绍人体在胚胎期间生成的主要结构,即:脑、骨、髓、筋、脉、肉、皮肤、毛发等。其中,“脉”是血脉,“肉”是肌肉,“骨”是骨骼。很明显,按黄帝介绍,人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虽有“血脉”,但没“经脉”。于是,雷公接着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尽快知道“经脉”是怎样产生的。但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文不对意,似乎答非所问。其实,这是一种隐晦的表达方法。只要破解了这种表达方法,就能说明“经脉”是什么。
    若深入探讨,可以发现:雷公与黄帝的两次问答,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黄帝介绍了人体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但雷公接着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这说明,人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不包括“经脉”。其中,“脉为营”的“脉”是“血脉”,而不是“经脉”。否则,雷公不用再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第二个问题是,雷公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乍看答非所问,实际是解释“经脉”的作用。意思是说,所谓“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这种作用,是一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体某种结构的作用,显然是论理工具的作用。所谓“通”,作“通晓”解,非“通畅”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内经》所说的“经脉”,不是人体内生成的结构,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纯属论理工具。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