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 方剂的运用(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 1.药味加减的变化 是在主证未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的变化,加入或易去某些药物,使之更合乎治疗的需要,也叫随证加减。例如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假如外感风寒所伤在肺,症见鼻塞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方剂和方剂的组成 (一)方剂的概念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辩证方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的遣药用方。 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中药的炮制与用量 一、炮制目的 1.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纯净,达到用量准确,疗效可靠。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地黄生用性寒而凉血,制熟则微温而补血;首乌生用导泻,制熟用则补肝肾、乌须发;蒲黄生用破血行瘀,炒用止血;延胡索醋制增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中医用药三禁忌 中医用药禁忌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配伍禁忌 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 (1)甘草反甘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一、配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作中药的配伍。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获得安全及更高的疗效。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认识与实践,对药物的配伍关系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中药的性能 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症状和体征。 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以恢复人体健康。 药物种类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中药与方剂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类有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工合成,其中绝大多数取材于野生植物,故有中草药之称。中药又分为熟药和草药,熟药是经过人工加工炮制而成的,而草药 2010-09-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肾与膀胱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称。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构成表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2010-09-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肺与大肠 肺位于胸中,上连气管喉咙,开窍于鼻。肺的主要功能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皮毛。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排泄糟粕。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 一、肺 肺位于胸腔,由于肺位最高,故称 2010-09-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脾与胃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现将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简述如下。 一、脾 (一)脾主运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 2010-09-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肝与胆 肝位于右肋下,胆附于肝,肝与胆的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 一、肝 肝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司理周身气血的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肌肉关节的屈 2010-08-19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走近中医 心与小肠 心位于胸中,外有心包护围。中医学认为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肠 2010-08-1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