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

日期:2024-05-20 10:35:57 作者:Fangnan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由此可见,小满的名称和农作物的成长有关。在南方一些地区,小满这一名称还关系到雨水与灌溉。如有农谚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里则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时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已比较丰满和茂盛,春种作物正值生长的旺盛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平均气温一般都高于22度,最高达到35度,正是“乡村闲人少,田间管理忙”的季节,神洲大地到处一派“梅子金黄杏子肥”和榴花似火,桃李新熟,作物旺盛,蜓立荷角的初夏风光。
       小满时节,大地阳气上升,万物生长旺盛,人们养生也正处于“夏季养长”的关键时刻。人在一年中有阳气的春生、夏长,才有元气的秋收、冬藏。我们只有顺应四时的变化,与季节同步相长,与自然同气相求,才能做到年龄年年相加,健康岁岁相叠。因此,小满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营养补充,化生精血,保证需要。小满时节天空充满阳光,大地一片绿色,万物繁茂,生机盎然。此时,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未成年人长身高、长体重,成年人强肌肉、壮筋骨,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应适时补充营养,保证身体需要。同时,小满以后气温增高,雨量增多,此时人体因夏劳也需耗较多的精气、体力,也特别需要气血津液的灌溉和营养的补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饮食、运动、情志等养生手段,涵养心阳,使血有所主,神有所藏;同时要健脾益气,将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精液,使生化有源,四肢百骸得养。
       第二,注意饮食清淡,利湿养阴,健脾养胃。小满以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第三,注意寝食起居,精神调养,预防疾病。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但早晚仍然较凉,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加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伤风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时至小满,风火相煸,人们既易感到烦躁不安,又有困乏之感,使人精神不易集中。因此,除饮食调养之外,还要注意精神调适,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由于小满时节天气多雨潮湿,所以如果起居不当很容易引发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皮肤疾病。因此,要注意穿透气的鞋子、常洗澡、勤换衣服,被子、毛巾等经常漂洗消毒。外出时要采取防晒措施,尽量少到蚊虫多的地方,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治病用药则要偏于清凉,如菊花、芦根、沙参、元参、百合、绿豆、扁豆、山药、冬瓜之类,配伍煎水代茶、煮粥均可,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
       第四,注意户外活动,接触自然,锻炼体力。小满时节天地之间一派生机活力,人要多到户外活动,将自己融入自然,吸纳天地的清阳之气,以满足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夏季的三个月,草木茂盛秀美。地气上升为云,云降下为雨,形成天地气交,是万物生机勃勃完成华实的重要阶段。这时,不要怕白天的炎热,反而要尽量多地做室外活动,接触日照,充实体力。老年朋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参与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的户外活动,同时也可参加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但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相关链接:
☞ 小满营养食谱
☞ 小滿四月中坐功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