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消书》曰:伏炭、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淑书•艺文志》曰:根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共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尝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淨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灵兰密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五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其荣髮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