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素问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愓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汗出,喜见日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今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嵴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痹论篇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 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繫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繫舌本,故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馀,以成其疹,然后调之。 2011-01-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