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

日期:2023-07-07 10:58:31 作者:Fangnan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小暑节气,表明气候开始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故名“小暑”。此节气最突出的气候特点是:出梅、入伏。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盛夏开始;小暑时节,也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步入炎热时期,气温最高可达40℃以上,而且会有暴雨、雷击和冰雹出现,雨量增大,雨水增多,是全年降雨量最大的一个节气。小暑虽然“热气犹小”,但其间常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气候,自此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所以,小暑时节人们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健,加强对身体的养护。
  一是要尽量减少外出以避暑气,防止身体中暑。小暑期间,由于气候炎热,气温很高,很容易因通风条件差,使体热不能及时向外发散,而引发中暑。因此应尽量减少外出,即便出门也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最好的消暑饮品。含水量较高的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和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新鲜水果(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 
  二是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注意保护阳气。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顺应“五脏主时”的规律,顾护心阳,平心静气,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小暑是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而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天气又十分炎热,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由于气温很高,心气脆弱之人,容易患心力衰竭,使人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因此,小暑期间一定要注意养心,保护好心脏。另外,此季节天热出汗较多,对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结合节气特点加以调养,以避免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并防止夏季常见病的侵袭。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
  小暑期间,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温度大,阴气逐渐生长,所以,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或在室外露宿,否则容易引起头痛、腹痛、关节难受、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等症。同时,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三是要保持心神静宁情志愉快,防止情绪中暑。所谓“情绪中暑”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感障碍症。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发生与气温、出汗、饮食情况和睡眠时间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加上出汗增多,体内的钙、镁、钾、钠等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有研究数据表明,16%的正常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天气太热,导致大量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以及工作压力大,很容易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造成“情绪中暑”。出现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主要症状,对事物缺少兴趣,不少人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如果觉得自己有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是患上夏季情感障碍症了。
  为了预防“情绪中暑”,天热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当环境超过33℃时,要减少工作量或暂停工作,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体能消耗过多,有损身体新陈代谢。出现“情绪中暑”症状时要注意增加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好,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为主,多吃祛火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而,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暑,盛夏伊始。此时节,气温升高,天气炎热,人们在注意防止身体中暑的同时,更要提防“情绪中暑”。
  四是要饮食有节五味健全,实现脏腑平衡。小暑饮食五味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保养之法:五味之说是指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偏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偏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偏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偏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所以营养学家建议:小暑饮食,一定要把握好五味之间的平衡。
  孙思邈在《摄养论》中指出“六月,肝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苦增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小暑期间“心旺肾衰”,因此,饮食调养应坚持益肝补肾、养肺滋心的原则。要少吃苦味食品,多吃些咸味食品,以滋补肝肾。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很高,出汗较多,因此,要多吃新鲜多汁的瓜果、新嫩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以及瘦肉、鱼类、蛋类,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补充人体水分,保持钠、钾平衡。同时,还要多进清凉消暑、清热止渴的食品,如绿豆汤、薄荷粥、荷叶粥、菊花粥、百合粥、以及姜末、蒜泥、醋等。小暑时节,正是夏季进补的最佳时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阴虚等疾病,夏令进补得当,冬季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味甘、性温,可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极其适合夏季食用。而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在炎热的伏天,如果饮食不洁,或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多种胃肠疾病,如痢疾、肠炎等,甚至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死亡。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以清淡芳香为主。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相关链接:
☞ 小暑营养食谱
☞ 小暑六月節坐功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