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

日期:2023-12-07 12:42:43 作者:Fangnan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大雪是一年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意思是大雪比小雪时天气更冷,降雪更大,范围更广。
    大雪时节,除部分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0℃以下。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或-10℃以下。在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大雪时节,江南也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不过,有的年份气温较高,也无冻结现象,这往往造成后期雨水较多。但从总体来讲,大雪以后,“天已积阴,栗烈而大”,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更多的是会有强降温,强降雪,甚至暴雪出现,所以大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注意保温保暖,防寒防病;顺应自然,收敛神气;调整饮食,养精蓄锐。为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防寒保温,抵御外邪,防止冬季疾病发生
    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患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平时更多。这些疾病的发生无不与防寒保暖有关。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尤其是脚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引发疾病,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季节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由于寒冷的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消化道溃疡等胃肠疾病复发。所以,此时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寒冷还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特别是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要及时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隆冬季节也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冠状动脉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药物,预防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发生。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起居生活应有所讲究,有些人因为天寒怕冷,冬天睡觉时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既无助于保暖还不利于健康。养生保健专家认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所以,应引起大家注意。
       此外,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防意外事故对老人来说也很重要,每年在这个季节因天冷路滑引发的意外事故不少。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有骨质疏松和严重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在下雪天应减少户外活动,最好不要独自外出。
       二、早睡晚起,动静适度,不要轻易扰动阳气
  我们知道,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养生保健也要与自然界相统一,如果违反这一规律,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大雪时节,万物生机潜藏,所以我们要顺应这一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首先,不要轻易扰动自身的阳气,注意起居调养,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保证充沛的精神,保守沉静的心境,保持愉悦的心情。其次,既要避免受寒,保持室内温暖(室温以16~20`C最为理想),注意添加衣服,适度运动,又不能防寒过度,温度过高,衣服过厚,运动过激,这样会反使皮肤开泄汗出,人体阳气外泄。第三,大雪期间风多风大,在降水量少的时候,空气较为干燥,特别是使用取暖器的家庭,会使室内湿度也降低,空气更加干燥。因此易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干裂。而且,空气湿度过低还易导致呼吸道黏膜水分丢失,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以致呼吸道的清除能力减弱,防御功能降低,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的尘埃和细菌,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使用取暖器的时侯,尤其要注意室内空气中的湿度,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如相对湿度低了,应做相应的调节,比如,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或在取暖器附近放一盆水,以增加湿度。若在室内养盆水仙,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显得有生机。
  三、合理饮食,养阴助阳,注意适时补充营养
  大雪时节,天气凝敛,万物潜藏,是“进补”的大好时节。“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大雪时节补养得当,既可增强冬季御寒能力,又可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生机蓬勃提供充沛的物质基础。古言道,秋冬养阴,阳虚病入,而阴精的充沛,则有利于阳气的生长。所以冬季既要温补阳气,更应重视养阴,补充人体的阴精。可见,大雪时节的饮食调养应坚持“养阴助阳”的总体原则。
  中医认为,阴虚与阳虚的饮食调养应有区别。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主要表现为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五心”烦热;其次是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间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因而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甲鱼、鱼肉、芝麻、蜂蜜、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狗肉、桃、椰子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家庭大众化的养生汤品要清燥润肺和滋阴补肾的清润、温补汤水轮换服用,如西洋菜陈肾生鱼汤、霸王花无花果猪肺汤、木瓜雪耳猪骨汤、粟米牛月展汤、芡实莲子水鸭汤、猴头菇乌鸡汤等。小儿宜苹果蜜枣猪瘦肉汤、淮山百合鲫鱼汤等。
  由于地理环境各异,人们进补的食物也有所不同。西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宜进补温热之品;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平补为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吃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总之,在饮食调养,冬季养生的过程中,一是要养宜适度,恰到好处,不可不及,不可太过。二是要调养适中,综合平衡,养勿过偏,养勿过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目的。

 

相关链接:
☞ 大雪营养食谱
☞ 大雪十一月節坐功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