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

日期:2022-10-23 10:27:49 作者:Fangnan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也是秋冬过渡时期。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天气将不断光临,温度会迅速下降,清晨地面上的水分,会凝结为霜。同时植物开始凋零,较前一节气阴气更甚。由于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骤升骤降,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因此,霜降养生不仅可以预防深秋常见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能为安全度过寒冬储备足够的能量。为此,提醒大家把握四个要点。
      (一)秋季虽近尾声,秋燥仍需应对。
      霜降节气虽已时至深秋,但“秋燥”并未完全消退。由于秋燥的存在,燥邪极易伤人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舌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干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状。可见,霜降养生仍需把握“滋阴润燥”之原则。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霜降时节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此外,还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可培阳,以利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秋季气候虽然干燥,但湿邪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应当注意。此时,暑气余热未尽,阴气又较前加重,如遇秋雨天气,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秋季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只是此时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二)气候冷热多变,秋病不可不防。
       霜降时节,气候干燥且寒热多变,稍有不慎极易伤风感冒,特别是体内有痰饮宿疾之人,每到这一季节容易旧病复发,故常被人称为“多事之秋”。因此,人们在这一节气应高度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霜降时节,人体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植物神经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会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外出,气温较低,难免吸入寒冷空气,引起胃肠粘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粘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在此节气,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还值得注意的是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冷热失常,人们常感措手不及,稍有不慎“贼风”便会乘虚而入。如果受到“贼风”侵袭,人就会感到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可引起咽炎、气管炎,甚至发生口眼歪斜、面部神经麻痹等疾病。
       因此,秋季养生防病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产生。尤其要注意添衣盖被,早晚保暖,谨避虚邪寒气侵袭,这里要提醒广大老人和女性朋友应特别注意脚部保暖,防止寒从脚下起,病由忽视生。但防寒不等于要过早地穿上棉衣,还须进行“秋冻”锻炼,以提高抵御冬季严寒的能力。
      (三)风寒草枯叶落,秋郁切莫忽视。
       到了霜降节气,花草会逐渐枯萎,绿叶会变黄飘落,若加上“凄风惨雨”,真可谓“秋风秋雨愁煞人”。人感受了这种季节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伤感和忧思,甚至出现意志消沉、抑郁惆怅等情绪。这是因为人脑底部“松果体”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分泌褪黑激素增多,而引起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的缘故。因此,这个时候的精神调养不容忽视,要及时加以疏导化解,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寻求更多帮助。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因为睡眠养生能够使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从而避免秋郁秋乏的发生。其次,要适当补充高蛋白营养,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食物。
       此外,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健身活动,如歌舞、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旅游等,也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安神宁志,振奋精神,化解秋郁。进行适时适度的运动还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但运动必须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并注意动静合理安排,防止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反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体力。
       (四)秋季果丰蟹肥,秋补正合时宜。
       深秋季节菊黄蟹肥,果蔬丰富,正是饮食调养和进食补品的大好时机,民间也早有“霜降进补”的食俗,故谚语有“一年天天补,不如霜降补”和“补冬不如补霜降”等说法,认为“秋补”比“补冬”更要紧。中医理论认为,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是养收的季节,此节气在五行中属金,在五脏中属肺。根据养生学的观点,在季节与进补的相互关系上,秋补则应以滋阴润燥“平补”为宜。所以,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原则,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如蜂王浆,比较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早晚各服一次,对促进睡眠和通便有一定好处。如果是40岁以上的女性,适当吃一点蜂王浆,还能使皮肤光洁细滑。如西洋参,它是滋阴、生津的,对于肿瘤病人、术后病人、白细胞低的患者,西洋参可以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他的慢性病如糖尿病人也可适当吃点西洋参。高丽参性质较为温热,适合手足发凉、怕冷、脸色发白的人,但痰多、面红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的人就不适合。脾胃虚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食补时,应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还可增强体质,保持旺盛活力,预防和减少疾病。
       养生专家认为,“药食同源”,“药补”要与“食补”相结合,所以,霜降进补要注重平日的饮食调养,要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也可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润肺生津,可以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现的口干、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要少吃,以防“上火”。
       总之,饮食调养和进食补品均应以润燥健脾为主,减苦增酸、甘食为宜,酸甘化阴以益肝肾,甘味入脾,以巩固后天脾胃之本。

相关链接:
 霜降润燥食谱
 霜降九月中坐功
 霜降时节防喘食物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