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日期:2012-06-12 16:19:19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第六误区 慢性病与急性病
  纵观《内经》,针灸基本上都是用于治疗急性病。事实上,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有限的年龄加上艰苦的劳动和贫困的生活,急性病多而慢性病少,一般人也不会因为一些小毛病而求医问药。因此,急性病成为其主要治疗对象,针灸疗法也在其卓越的疗效上发展出近乎完美的理论和技术。正如前面所述,现在的针灸疗法已经成为其它治疗无效者的可选择手段之一。相应地,针灸医师已经接触不到急性病患者,何以认识古典针灸理论?何以体验针灸临床疗效?整天与本来就很难治的、本来病情也不重的病人打交道,莫说一针见效,恐怕一周甚至一月也见不到疗效的影子。非但技术不能提高,连自己都可能产生怀疑和动摇。作者曾作过临床内儿科医生,有幸在急重症的住院病人中实施针刺疗法,颇见奇功。当然,这些疗效并非出于首选治疗,西医内科自然是常规的西医诊治,应用针刺疗法多是出于无奈或急中生智。如对濒临死亡的肺炎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失败、无法点滴给药时,针刺泻毒,缓解中毒症状,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偏瘫患者在发病29时天仍无感觉和运动恢复迹象时,一次针刺后的第三天竟使其由别人搀扶下床练习行走。作者也曾治过偏瘫几个月者和几年者,虽患者自称有效,但其也非我所求者也。至于各种急性疼痛患者,止痛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鉴于目前医院分科状况,可以为住院部配备针灸医生,略施小技而大见成效,何乐而不为乎。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