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寡欲 清静养神

日期:2011-06-19 16:17:27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恬淡虚无,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说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处反映。

    中医学认为只有人体的精气充足,神气健全,才能健康长寿。李东垣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养神,如何养神呢?我们主张“静以养神”,“静则神藏,躁则消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著名的养生格言,意思是,要保持内心的清静安宁,不贪求妄想,就可以精神健旺,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要做到真正的清静养神就应该清心寡欲,淡名利、远声色,忌膏粱厚味,知足常乐,戒妒忌、狂想,所谓保持心态平衡。
    清静养神主要是少思寡欲,私心,欲求太过就会伤神损气,使身体早衰。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求,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利欲熏心,腐败堕落。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或私利太重都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现,醉心于名利,过度思虑,暗耗心气,损伤神气,身体就衰衰惫,那时要这么多的名和利还有什么用呢?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一段警世佳言,高度概括了这种现象,他指出“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象,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这对现世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也是一句深刻的至理名言。
    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骤增,持续的精神紧张同样劳耗心神,使人早衰,使人生病。现在的心身医学也十分强调心理调节对疾病康复的重要,尤其是对亚健康状态或一些功能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强调清静恬淡的心态是必要的。 
    清静养神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什么都不想,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思想,能主观能动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与人类大脑越来越发达密不可分,所谓用进废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如果绝对不思,不想,我们所指的心神也会衰退,只有在用神之中,心神才能生机勃勃。神不可不用,也不可过用,清静养神,贵在一个度。静以养神则为用,只有积养为用,用中有养,方可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古稀之年,才智不衰就是坚持养神又不断用神的结果。神不可不用,过劳则伤气,贵在适度。大医学家孙思邈一生勤奋,百岁高龄,仍孜孜不倦,思维敏捷,写出了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就是最好的例子。
    《太上老君养生诀》有“善摄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出?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物纠心,神岂能静”的精辟详细的论述,具体了静养的项目,也符合我们现在健康精神生活方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