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汗液知病症—中医望诊之观汗诊病

日期:2010-09-16 12:01:00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三、局部多汗
    1、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2、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其病变不在有汗的半身,而在无汗的一侧。产生的原因主要因痰、湿等邪阻滞于身体的一侧经脉,气血运行不周,津液布达受阻,以致汗液排泄障碍。
    3、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思虑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若心胸出汗,气短乏力,健忘,食欲不振,大便溏,属于心脾气虚。若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遗精,骨蒸炒热,属于心肾阴虚。
    4、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外阴瘙痒症、阴道炎等妇科病、男性阴囊湿疹等。多与肝经湿热和肾阳虚衰有关。
    5、腋汗:指两腋窝乃至胁下出汗的一种表现。汗出不臭,伴有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午后炒热或者手足心发热,多属于肝热阴虚;汗出臭如狐骚气味,伴有胸闷纳呆,口苦,渴不欲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属于肝胆湿热。临床腋臭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可以按照肝胆湿热辩证治疗或者手术。
    6、头汗:出汗仅仅限于头部或者颈部,称为头汗。如果进餐或者是小儿睡眠时头部出汗,无任何症状,称为“蒸笼头”,属于正常情况,不应视为病理表现。若头面汗多,伴有面赤烦渴,为上焦邪热循阳经上蒸于头面;若伴有头身困重,身热不杨,舌苔黄腻,为中焦湿热蕴蒸所致。若但头汗出,伴有寒热,口苦心烦,胁痛者,属于伤寒少阳病。
    7、手足心汗: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或在公开场合说话时,多位生理现象。出汗多则为病理现象。若手心汗出,伴有食欲不振,身重体困,小便黄,舌苔黄腻,属于脾胃湿热;若手足心汗出,伴有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大便溏,属于脾胃气虚。若汗出,伴有咽干口燥,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属于脾胃阴虚。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