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七言诗简介

日期:2011-09-30 08:26:50 作者:寨北梅翁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一)五言诗 


    五言诗形成于汉代,源出于乐府,形成于《古诗十九首》,繁荣于建安时代,普及于六朝。五言诗在其发展中格律化的因素逐渐增多,次第向律诗转变。
    五言诗的定型使诗歌由自由向格律的发展又迈出了一大步,与四言诗相比其标志是:
    1、在押韵的规则方面更加严格,除了首句可以变通之外要在偶数句末尾押韵,一般以不换韵为正格,但篇幅特长的叙事诗也允许换韵;
    2、在句子规模上实现了拓展并且以篇章句数成双为主流;
    3、在节奏形式上形成了以“双音步”为主同时缀入“单音步”的新模式,增强了语音上的流畅感;
    4、以对偶、声律等手法的逐渐推广为特征,不断向更加格律化转变;
    5、篇章规模极大地拓展,特别适用于叙事,产生了《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鸿篇巨制。
    四言诗的节奏,是由两个双音步构成,没有变化,单调死板。五言诗则不同,它在两个双音步之间或者之后,插入或者添加了一个单音步,“插腰”和“添尾”两种节奏形式交替出现,节奏形式形成了变化,产生了流畅感: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
    五言诗在双音步基础上增加了单音步,是诗歌节奏的革命,为扩大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产生了质变的影响。
    从汉乐府《江南》、《长歌行》、《君子行》、《陇西行》、《饮马长城窟行》等到《古诗十九首》,汉代五言诗的总体风格是平白自然、朴实无华;虽然也用对偶,并广泛采用重声迭字、互文见义等修辞手法,但都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顺乎自然的。这种风格在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使古体五言诗的原有艺术特征得以延续。
    建安三曹七子,时逢乱世,他们继承了汉五言乐府和《十九首》的形式,用以反映深刻的时代现实、社会生活和追求和平发展的思想感情,内容上跳出了个人的狭小天地,在取得突出艺术成就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思想成就,创造了古体五言诗最辉煌的时代。其最有成就者首推曹植。
    魏晋之交的阮籍,在曹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集团的严酷斗争中处于夹缝间,不仅抱负无法施展,自身安全也难以保障,转而研究老庄,用隐约曲折的手法倾泻痛苦与愤懑,开了玄言诗先河。
    由于《昭明文选》所收录的诗歌主要是汉代以后的五言诗,所以后人也把五言诗称为“选体”。五言诗产生以后,大量的创作实践形成了不断格律化的趋势,经过“永明体”等中间过渡形式,渐渐演变为完全格律的近体诗。
    五言诗的篇章规模,虽然有《江南》这样的单数句,但后人很少模仿,一般是双数句构成,而且总句数往往是四的倍数。自曹植的《七步诗》起,六句篇章的也成风气。因为曹植是最早的五言古体诗大师,后人以为典范,模仿者甚多。唐代众多大诗人都采用过这种形式,而且名篇不少。四句成篇的古体五言绝句也不少,早在汉代就有,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这种形式,唐代古体五言绝句也很多。
    中长篇古体五言诗,更适合于叙事。最早的五言乐府如《陌上桑》、《董娇娆》、《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羽林郎》、《孔雀东南飞》等,都是叙事诗。这种叙事传统,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羌村三首》、“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新乐府”中被继承和发扬。
    从五古到五律的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格律化诸要素的萌发、成长、发展和定型,从南朝刘宋时代起,直到初唐才完成。谢灵运、谢朓、沈约、王融、庾肩吾、徐陵、江总、张正见、何胥、陈昭、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首先是谢灵运,他的突出贡献是借鉴骈体文的形式特色,推动对偶手法在诗歌创作实践中的广泛采用。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早在古歌谣、四言诗、杂言诗中就经常被采用,但那只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法,对诗体并无意义。谢灵运的诗则不同,他的《述祖德》、《七里濑》、《入彭蠡湖口》等大批作品,都高密度地采用对偶,使对偶成为一种基本的、广泛的、主流的修辞手法,为律诗对仗规则的形成开了先声。
    谢灵运以后,文人诗歌争相效法,大量采用对偶手法,为后来形成对仗的格律奠定了实践基础。
    南朝时代崇尚佛教,古印度文化对汉民族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引进佛经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印度梵音学。齐永明年间,周颙研究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始着《四声切韵》。与此同时,谢朓、沈约、王融共创“永明体”,在继承谢灵运广泛采用对偶的成就中,首创声律理论。
    特别是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的学说(八病是:⑴ 平头,即五言诗首句和次句的前两个字同声;⑵上尾,即首句与次句的末一字同声;⑶蜂腰,即一句中第二个字与第五个字同声;⑷ 鹤膝,即第一句和第三句末字同声;⑸大韵,即同一联中用了和所押的韵同韵部的字;⑹小韵,即同一联中用了同韵部的两个字;⑺旁纽,即一联中有两组迭韵;⑻ 正纽,即一联中有两组双声),为五律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八病”之说,前四种的实质是“平仄粘对”:为了避免“平头”,上句“平平”下句就当“仄仄”;为了避免“上尾”,上句末是“仄”,下句末就必须“平”;这样一来,一联中两句平仄相对的模式就基本形成了。
    谢朓则在创作实践中推出了一批清新绚丽的成果,为后人的创作树立了榜样。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运用对偶的密度已经比谢灵运要大了,而且“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一联的平仄完全是标准的律句。再如《入朝曲》,不但运用对偶的位置和五律相同,而且前四联“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迭鼓送画辀。”平仄的相对、相粘也基本上合律。
    继谢朓之后,庾肩吾、徐陵、江总等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把这种有别于五古的新诗体共同推向成熟,他们的许多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已经酷似律诗。阴铿的《夹池竹》、《昭君怨》,徐陵的《斗鸡》,庾信的《舟中望月》等20多首五言诗,都暗合五律规格。隋朝和初唐一些诗人的五言诗,暗合五律的就更多了。薛道衡的《昔昔盐》,已经是严格的五言排律了。
    上述作家作品,在文学史研究中,受到的批评远多于褒奖。这种批评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的确,就内容来讲,这些诗人的作品多数成就不高,甚至有不少消极成分。但这不足以抹杀他们在艺术形式创新上的贡献。律诗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诗人的探索、追求和成果,也不可能有盛唐时期近体诗繁荣的巨大成就。
    唐代近体诗定型以后,古体与近体严格分野,多数诗人在创作古体五言诗中,尽量回避近体诗格律要素,以保持古体本色。
    唐代古体五言诗,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高,刘长卿、韦应物等人各有千秋。
    五代以后,作五言古体诗的诗人渐渐稀少,名作萧然。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