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

日期:2010-07-13 22:04:08 作者:徐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犹如乐谱中的7个音符,演奏着人生情感的乐章,与健康密切相关。如果其中有一个过度亢奋或低沉,就会给整体惹出事端。正如俄国重量学家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此,养心调顺七情,让心理和谐美好,心和神爽,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养心最重要的是戒暴喜暴怒,绝忧愁,少思虑,节悲哀,避惊恐。
    戒暴喜暴怒:喜为心之志,就是说适度的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人气和志达,心情舒畅,有益于健康。如喜过度或暴喜,则使心气涣散,可引起夜卧不宁、神志狂乱等症。“范进中举”的故事讲的就是暴喜过度的危害。怒为肝之志,怒不可遏,暴跳如雷,轻则肝气横逆,食欲减退;重则血压升高,甚至昏厥死亡。应记住: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止霹雳火。
    绝忧愁:俗话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是有科学道理的。世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可见愁苦对人体的伤害之大。如果一个人终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便会影响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癌症或其它疑难重症。
    少思虑:一个人思虑过度,思想斗争剧烈,或提心吊胆等,可使人脾气郁结,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失眠多梦、健忘等病,严重的可引发癌症。因此中医历来强调“少思虑以养神,绝私念以养心”。
    节悲哀:中医认为“悲哀忧虑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神上陷入痛苦的深渊,会导致肺功能低下,引起肺结核、肺炎、肾功能失常、尿血等重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先后遭受14年的贬谪生活,长期悲哀忧虑,只活了47岁便体弱病逝。现代人应以为戒,注意节哀。
    避惊恐:惊伤胆,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严重的还会发生精神错乱,因惊恐而成病者屡见不鲜。所以偶遇惊恐之事,一定要及时化解,平复冷静。
    人生难免不遇扰动七情的事端,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心和精神则爽,身体才好。这需要平时加强心理修养,才能保持心静神清的境界。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