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日期:2010-08-18 11:56:45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但中药的疗效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煎法不当,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就煎药的容器、次数、火候等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煎药器具
  1)最好用砂锅、瓦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成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煎药水量
  1)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2)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前准备
  煎药前要先检查药物是否有发潮霉变或虫蛀变质等问题,然后用冷水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30~6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煎煮火候
  1)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出来而影响药效。煎熬时最好经常搅拌,让药液充分煎好煎透。
  2)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3~5分钟左右即可。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大约40---60分钟。
  3)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分充分溶出。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注意事项
  1)煎好的药液要用漉子过滤,每煎大约150---200亳升,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再次煎熬,浓缩后再服用。
  2)切忌服用煎糊的中药。
  3)室温过高时,要注意防止煎好的中药汤剂变馊变质。另外,服药用的碗杯要及时清洗。
  4)每次煎药后,应立即清洗锅内的药垢。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