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译文】
每个人都追逐清凉避暑,急急忙忙地离开家。只有禅师不出房舍,安心静坐。
虽然禅房没有任何散发的热气,但禅师通过内心宁静,感受到身体的凉爽。
【编者注】在一个炎热的日子,白居易拜访了一位名叫恒寂的禅师,看到他静静地坐在闷热的房间里。白居易疑惑地问:禅师,这里这么热!为什么不换个地方呢?禅师恒寂说:“我不觉得热,甚至感觉很凉快”。
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译文】
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
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
散去热气全靠心中安静,凉风生起因为室内空荡。
这时身心可得到自我保护,更加难以与别人一样。
【注释】
1.烦暑 :闷热;暑热。
2.端坐:端正地坐着。
3.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消暑诗。
小暑到来,意味着夏天真正热起来了。暑气蒸腾,万物浮躁。想在浮尘的喧嚣里,辟得一处清凉,需要拥有一颗闲适之心。诗人白居易的消暑方式,正是靠端坐心静来完成的。
首联,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是说,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这两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即暑气炎热的夏天,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端坐”二字,为下文“眼前”“窗下”“心静”“凉生”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端坐”,才能展开诸多叙述。
颔联,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是说,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
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端坐”时的所见所听,即消暑的外在方式。一“无”一“有”,既对仗工整,又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亲近自然,少却欲望,实属写消暑的佳句。
唐・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译文】
每个人都追逐清凉避暑,急急忙忙地离开家。只有禅师不出房舍,安心静坐。
虽然禅房没有任何散发的热气,但禅师通过内心宁静,感受到身体的凉爽。
【编者注】在一个炎热的日子,白居易拜访了一位名叫恒寂的禅师,看到他静静地坐在闷热的房间里。白居易疑惑地问:禅师,这里这么热!为什么不换个地方呢?禅师恒寂说:“我不觉得热,甚至感觉很凉快”。
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译文】
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
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
散去热气全靠心中安静,凉风生起因为室内空荡。
这时身心可得到自我保护,更加难以与别人一样。
【注释】
1.烦暑 :闷热;暑热。
2.端坐:端正地坐着。
3.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消暑诗。
小暑到来,意味着夏天真正热起来了。暑气蒸腾,万物浮躁。想在浮尘的喧嚣里,辟得一处清凉,需要拥有一颗闲适之心。诗人白居易的消暑方式,正是靠端坐心静来完成的。
首联,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是说,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这两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即暑气炎热的夏天,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端坐”二字,为下文“眼前”“窗下”“心静”“凉生”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端坐”,才能展开诸多叙述。
颔联,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是说,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
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端坐”时的所见所听,即消暑的外在方式。一“无”一“有”,既对仗工整,又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亲近自然,少却欲望,实属写消暑的佳句。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