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态养生观

日期:2011-12-29 21:57:39 作者:许淳熙 杨韵华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摘要:中华民族的养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丰富的论述,在《黄帝内经》、《庄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古代著作中,都涉及到养生问题。“养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以儒家为主体,释道两家为辅助是汉晋以降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释、道三家都有系统性的养生之道,且在无形中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命观与人生修养及道德标准。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为重视养生问题,各种各样的现代养生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大众传媒。其中,生态养生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以探讨儒释道三教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态养生观的启示为主题,首先分别概述儒释道养生思想的基本理念,接着从平衡观与整体观两个方面探讨儒释道养生思想对于现代生态养生观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养生思想;生态养生;儒释道;天人合一 

    一、引  言
    中华民族的养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丰富的论述,在《黄帝内经》、《庄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古代著作中,都涉及到养生问题。“养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以儒家为主体,释道两家为辅助是汉晋以降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释、道三家都有系统性的养生之道,且在无形中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命观与人生修养及道德标准。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为重视养生问题,各种各样的现代养生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大众传媒。其中,生态养生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以探讨儒释道三教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态养生观的启示为主题,首先对儒释道各家的养生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儒家养生的思想体现于“仁”、“气”、“义”、“动静合节”等概念中,其核心理念是儒家哲学思想“中庸之道”的反映;道家以长生不老、延年益寿作为修道的主要目标,其养生思想的核心理念为“天人合一”观的折射;佛家的养生思想范围比较广泛,其核心理念来源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辩证观,其养生方法包括“禅净双修”等。接着从平衡观与整体观两个方面探讨儒释道养生思想对于现代生态养生观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儒家养生思想及特点
    儒学至今已绵延两千余年,其中提出过许多的养生观念与思想。归纳起来,其主要理念包括“仁”、“气”、“义”、“动静合节”等。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观。“仁者”不仅乐山、好静,而且具备忠、孝、礼、让、知、勇、恭、善、信、敏、惠等品德。孟子则提出“养心养气”的养生主张。《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在《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荀子提出了“动静合节”的观点“养者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 。东汉时期王符提出气与人体健的关系密切,魏晋嵇康则提出了养生必须形神并养的主张。周敦颐以降的儒家的养生主张,均可归结于仁义、养心、养气、养神等方面。[1]
    儒家养生观的主要特点是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修身,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向。这也与儒学是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哲学相关。儒家提倡的修身方法很多,如“格物致知”、“慎独”等,其核心就是要达到“中庸”的境界,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礼记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提出的“中和有节”思想,是中庸之道在养生领域的具体运用,堪称儒家养生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在中国古代推崇“中和有节”并产生相当影响的名家有嵇康、苏轼、李渔等。嵇康,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曾撰写《养生论》,将“中和有节”思想具体化为“养之以和”:“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北宋词坛豪放派代表,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诗人与养生家。他在《问养生》一文中将“中和有节”思想演绎为 “和安养生”的理论,将“和”创造性地理解为“变者微也”,将“安”解释为不受外物影响的内心安详,并得出了“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的结论。
    李渔,号笠翁,中国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巨匠,不仅在戏剧、诗文、园艺、出版等领域有诸多建树,在养生领域也贡献卓著。他依据儒家“中和有节”的思想归纳出著名的“和心诀”,并展开精彩的论述。首先李渔论证“和”是杜绝发病之因与治疗疾病的根本:“病之起也有因,病之伏也有在,绝其因而破其在,只在一字之和。”继而,他归纳出“和”的核心内容,即“心和”。因为心和可使气血、脏腑、脾胃、筋骨之种种朝“和”的方向发展,达到“百体皆和”的状态,即使身体有某些不和之处,但只要心和,就能能居重驭轻,运筹帷幄,而治之以法矣。最后给出如何达到心和状态的方法,即和心诀:“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这里,李渔试图通过“拙、痴、聋、哑”来达到“和心”境界,实际上是以节制个人欲望为前提,而防止出现欲望未遂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2]。
    三、道家养生思想及特点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诞生的宗教,源远流长,且与民风民俗交叉融合,为许多华人所信仰。其思想文化中的许多观念,容易与国人的心灵产生契合。
    道家的养生思想十分丰富[3],主要有“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运动食疗”的养生思想,“形神相守”的养生思想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的名言,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方可长寿。
    道家十分重视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得天地之灵秀的太极拳运动与道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道家很早就开始探索炼丹炼药,其中外丹术成为现代化学产生的源头之一,并对医学以及火药的发明有贡献。但外丹多由砂、水银、铅等融合而成,毒性较大,无益于身体还会致人死亡。于是转而炼内丹,即把自己的身体想象为炼丹用的鼎炉,而把自己的精气作为药,来进行修炼,已达与道合真的境界。
    “形神相守”堪称道家养生思想的精华。人的生命由形体与精神组成,即所谓“形”与“神”,只有“形”与“神”处于相互厮守的和谐状态,人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而应兼修神形,以达到“形神俱妙”的状态。在形神二者之中,老子更重视精神修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修养原则:啬。“啬”是指减少心理活动,爱惜精神,颐养天性。庄子的“养神”境界更为彻底,要求达到忘物忘身、视生死为一贯,齐物吾于无形的状态。他提出“心斋坐忘”的养神方法,“心斋”指心灵的沐浴,对于外界,不被耳目听闻所见之表象蒙蔽,对于内心,要洗去个人心中的贪欲,不被智巧所歪导,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坐忘”即忘记自身肢体及一些小聪明,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心斋坐忘”堪称超越自我、养神合道的重要方法。[4]
    道家养生观的主要特点是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老庄之语均蕴含着天即自然之义。季羡林先生在不少文章著作中谈及“天人合一”,认为:“天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合一”的精神就是天人浑然一体,人天相爱。你要生存下去,人和自然要做朋友,不能做敌人。”[5]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主要是认为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致的,二者有着共同的生成、变化和兴衰规律。即所谓自然大宇宙、人体小宇宙,故而人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能长寿。也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四、佛家养生思想及特点
    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普及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迅速地发展与中国化。在隋唐之际,佛教已与儒道并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家的养生思想精彩纷呈,有关的论述极多,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佛家对于世界与生命的认识。[6]从方法上看,佛教运用戒、定、慧来实现养生。其中持戒可以使人远离不良之生活习惯;禅定能摆脱烦恼、促使人的身心平衡,而生慧就是觉悟到真理,掌握因果演化规律,认识到宇宙、生命的本质。
    由于佛家认为人生的烦恼与痛苦来源于无知与执着,所以佛家的养生观,在于破我执、开智慧。而破我执、开智慧,需要理解“空”与“色”之间的辩证关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中,色指世界万物,由于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而非永恒不变的,这种性质就称为“空”。只要认识到物质享受、烦恼等的空的性质,人生就会变得超脱。人生的历程,生命的价值,身心的和谐均在色空关系中体现出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哲学思想实际上也是佛家养生观的核心理念,由此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养生概念与方法,涉及身、心、境等各个方面。其中十分重要的有所谓“止观”方法、“禅净双修”方法等。从养生的视角看“止观”,止的含义为“息”、“停”、“放下”;观的含义为“贯穿”、“达观”、“看破”。即通过放下烦恼,达到智慧状态。
   东坡晚年,佛家思想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7],对于人生的荣辱沉浮、利害得失等世俗烦恼看得越来越淡。苏轼黄州之贬后,一日于沙湖道上遇风雨,由于无雨具,同行者都觉得狼狈,但苏轼却无狼狈之感,待天色放晴,遂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深深地反映出苏轼看淡坎坷的心态。无论风狂雨骤,无论屡经打击,仍然从容前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看淡了坎坷也就看淡了名利,看淡了坎坷与名利,也就看淡了人生。东坡之“看淡”得益于佛家之“看空”,禅宗六祖慧能曾作偈:“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事物的本质是“空”,一切坎坷、名利、都是过眼烟云,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哪有烦恼。然而要真正看“空”,或许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方能达到。因为客观世界的“空”性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方能得以体现,而人生短暂,名缰利锁的“空”性尚未及体现。由此观之,东坡之“看淡”实为佛家看空思想在短暂人生中进行养生、以期延年时的精细化。
    佛家的养生观的特点是具有十分完备的系统性。其包括养生的理论依据,养生的具体对象,养生的方式方法等。在佛家看来,人们之所以需要养生,是基于世间万物都处在多种因果相续相连的关系之中,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佛陀曾教化众生:“人与大自然、人与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五、儒释道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态养生的启示
    养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而生态的观念,则源于古希腊,意指生物的生存状态及与环境的关系。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rnst Haeckel率先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作为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8]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
    当人们从水土污染、气候异常、森林消失等灾难频发中获得“生态环境决定健康”的认识后,中华民族的养生理念开始与源自西方的生态观交汇,产生了生态养生的思想。[9]目前在中华大地有许多具有生态优势的地方提出了建生态养生目的地的目标,比如云南普洱、四川沐川、海南省等等。这其中,浙江武义的优势得天独厚。武义的生态是真正的原生态,森林覆盖率高达72%,且享有温泉之城的美誉,优质温泉日出水量近万吨。
    然而要使养生和生态在深层次上结缘,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配套设施等“硬件”外,还需要有生态养生理论等“软件”。关于这一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养生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启示之一 ——生态养生平衡观
    所谓平衡,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双方或诸方之间正反相当或比例协调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合比例的和谐即平衡。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在儒释道养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平衡观。儒家的中和有节思想,其“中和”的目的实质上是寻求事物的平衡点,以使事物的发展变化趋于平衡,达到各方的和谐共生相对统一的状态。道家的“形神相守”亦是在寻求“形”与“神”之间的平衡和谐状态。而佛家的“止观”“禅定”等方法均是以促进身心平衡为目标。这启示我们,可将“平衡”的观念引入生态养生理论中,建立生态养生平衡观。以便于我们依据平衡原理,处理种种复杂的关系,从而达到方方面面的和谐。
    生态养生平衡观的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人与社会关系的平衡、人体内各系统的平衡、人的身心之间的平衡等。 
    (二)启示之二­——生态养生整体观
    所谓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儒释道养生思想不仅重视事物方方面面的平衡,从各个局部入手调整各种关系,同时也强调事物的整体性,重视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的联系与对立面的统一。例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堪称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的典型。只有认识到人是自然,即“天”的一部分,才能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佛教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理念认为三千无尽的诸法,全在一念;华严宗“圆融无碍”理念所反映的宇宙是一个万物互为缘起、圆满具足的大系统等,均是从整体性上认识世界、自然与人类,都始终贯穿了非孤立地认识和对待人的思想。因而儒释道养生思想对于生态养生的又一启示是可将“整体”的观念引入生态养生理论中,建立生态养生整体观。
    生态养生整体观,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以及人体内在的整体联系性、有机协调性和不可分割性,重在与自然界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重视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维统一。[10]
    生态养生整体观是从全局与综合的视角来考察生态养生;生态养生平衡观则是从局部与分析的视角来考察生态养生,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来源:2011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1] 粟芩苓,刘小华,邓毅.儒家养生思想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0):32-33.
    [2] 金五德.李渔的养生之道[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10(1):43-47.
    [3] 李霞.道家智慧:管理之道、处世之道与养生之道[OL].http://www.beidouweb.com/viewnews-42036.
    [4] 程雅君,张 钦.道教养生与生态智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3):48-52.
    [5] 季羡林.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6] 余秋志.从佛教看科学养生[J].天府新论,2009(S1):16-17.
    [7] 达亮.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特色[J].五台山研究,2008(2):55-59.
    [8] 银色世纪生态养生学理论研究专家委员会.论自然、平衡、和谐、健康的生态养生学[N].健康报, 2008-04-25.
    [9] 刘长喜. 生态养生诠论: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
    [10] 银色世纪生态养生学理论研究专家委员会.论自然、平衡、和谐、健康的生态养生学[N].健康报, 2008-04-25. 
    作者简介:
    许淳熙,男,哲学硕士,研究馆员,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动态》杂志副主编,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省部级学术奖励。
    杨韵华,女,武汉博物馆副研究员。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