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日期:2015-02-09 11:52:04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导语】王清任(1768-1831),一名全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他是清代颇具革新精神的医学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名家人生】
  王清任少年时尚武,曾为武庠生出身,当过“千总”的小官。后20岁起专攻医学,在北京一带行医数十年,颇负盛名。王清任在行医过程中,深感解剖学知识的重要,但对古书中有关脏腑的记载却存有疑问,认为“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起处自相矛盾”,因而一直存更正之心而致力于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前后历经42年,终于查明了人体脏腑的结构,根据观察到的脏腑形态 绘成图谱,称为“亲见改正脏腑图”,与古代流传图谱相对照,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传世,详述其解剖学上的成就及临床心得,在他逝世前一年的1830年刊行。
  【学术成就】
  王清任对医学的贡献,首先是指出了古人对脏腑的一些错误描述,如肺有24孔、尿从大肠渗出等,基本弄清了一些前人未曾认识或认识模糊的人体器官及其解剖部位,如会厌、幽门括约肌、横隔膜、胰管、腹主动脉、上腔静脉、大网膜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比过去医籍准确。王清任对脑的功能非常重视,在《医林改错》中有“脑髓说”专论。他批判了自古以来“灵机发于心”的错误,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的新说,并且从大脑发育与五官功能的关系上,阐明了脑主五官感知与语言的功能,使得中医学关于大脑功能的认识大大提高。
  王清任对中医的气血学说也有了新的发挥。他认为气血虚衰是人体患病的重要原因,如半身不遂的根本原因在气虚,血瘀的根本原因也是气虚。在此基础上,他列出了40种气虚证和50种血瘀证,并创立了补气活血与逐瘀活血两大治则,这是对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在活血化瘀理论的指导之下,王清任自制了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数十首活血化瘀方剂,疗效显著,为后世医家沿用至今。而对他所开创的活血化瘀理论的研究,在现在也成为中医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王清任观察脏腑的机会,而并无亲手解剖之可能,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他将脾和胰混淆,把动脉当作行气的管道而又由此推导出“心无血”的错误结论。尤其是他完全遵承气血生理的理论,解剖名词及其功能说明也以此而来,与中医惯常的传统差异过大。因而,后世很多医家对他并不认可,认为他“离经叛道”,甚至称其《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
  中医解剖之学古已有之,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相关记载,而北宋《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的出现,使我国古代谢剖学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然而元明之后,封建礼教对人民思想的桎梏日益加深,使得人体解剖逐渐成为禁忌。而长期以来崇古尊经之风弥漫医界,医家们对人体解剖的认识也惟《内》、《难》是从,运用时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在此环境下,王清任敢于质疑权威、亲身观察、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宝贵的,符合中医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也给后人以很多启迪与激励,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梁启超就评价王清任为:“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
  【趣闻逸事】
  1797年王清任在河北滦州稻地镇行医。当时瘟疫流行,病死小儿甚多,贫苦人家无钱下葬,只好以草席包裹后草草掩埋,至夜间常被野狗拖出撕咬,借破腹露脏,于是他不避污秽,每日清晨前往观察,如此一连十天,看过较为完整的尸体30余具。此后他又在奉天府(今沈阳)和北京三次前往刑场,观察刑尸及其内脏,并解剖了一些家畜对比观察。但由于其所见之尸多已残破,对横隔膜却始终没有搞清,只是30年后,方从一个军官口中详细了解了其位置与形状。(原文标题:古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