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上海商会成员,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2011年退休。
      个人经历
      邵逸夫的父亲育有5男3女。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六老板”。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此后,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天一影片在创业首两年发展迅速,其他电影公司于是组成“六合影业公司”,围剿“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电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战后,二哥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时间,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发展不顺,遭“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所以邵逸夫决定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957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
      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
      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天文学奖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简悦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于2005年中期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2010年1月1日,102岁高龄的“六叔”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从2010年1月1日起,市值164亿港元的电视王国TVB,开始由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79岁的“六婶”方逸华正式执掌大旗。2011年12月31日,时年104岁的邵逸夫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时任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任主席一职,任期两年,邵逸夫妻子方逸华则继续留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邵逸夫则获委任为荣誉主席。
      个人生活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小姐,二人于1937年在新加坡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于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
      发妻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邵逸夫的两个儿子长居新加坡,在那里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无接手的兴趣。
      90岁时再做新郎,年长5岁发妻已辞世10年,等候了45年的新娘也年过六旬。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结婚。方逸华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两人在1952年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直至1997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6岁。
      1952年,45岁的邵逸夫来到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听歌。正准备离去时,主持人说:“下面请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小姐演唱一首《花月佳期》。”听了“方逸华”三个字,邵逸夫觉得相当耳熟,他挥手招来侍者问道:“这位方小姐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侍者说:“方小姐是最近红遍南洋的歌手,她的母亲就是20年前上海舞国红星方文霞。”邵逸夫这才恍然大悟,立即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一会儿,方逸华微笑着来到邵逸夫面前,彬彬有礼地说:“邵先生您好,我在上海时就看您拍的电影,也听长辈们讲过您的许多故事。”
      演唱结束后,受邵逸夫之邀,方逸华换上一套素雅的旗袍,两人来到一间环境清静的酒楼,边吃夜宵边聊天。那一席长谈,邵逸夫惊喜地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竟还懂得许多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事,于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当时方逸华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退出了歌坛。果然方逸华没有让邵逸夫失望。自从进入邵氏公司之后,她认真学习管理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便成了邵逸夫在事业上的智囊与最得力的助手。
      1966年,事件有了质的转折。在香港,在她跟了他18年之后,她以文员的身份进入邵氏,从采购部做起,最后做到高层,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帮他建立电影帝国,她劝他进入电视行业,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严厉,她比他更严厉,他不愿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为人顺和,从不出恶言,所以需要黑脸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他俩一起并肩博杀五十多年,一直分开居住,两个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这么多年,她不仅是妾室,还是妻子,更是助手,伙计,以及拍档。
      虽然邵逸夫坐拥的王国中不乏出众的红粉佳人,但真正能让邵逸夫将公、私事都放心交代的,却只有方逸华一人。在方逸华的苦心经营下,邵氏影业一次次从低谷中走出。邵逸夫的许多决定都由方逸华全权负责,使人不得不以“老板娘”的眼光看待她。
      有一次,方逸华代表邵逸夫参加一场名画拍卖会。会中,一幅由旅美画家陈逸飞所画的《夜宴》是拍卖会的热门作品,由港币400万开始喊价,共有6位人士角逐,方逸华也在其中。最后只剩方逸华和一名台湾商人竞标,对方喊出港币160万,这时方逸华正准备继续喊价时,同行的人劝她放弃,认为老板邵逸夫对于这样一幅画花费重金恐怕会不高兴,但方逸华还是果断地叫价180万港币并成交。果然,当邵逸夫手捧那幅《夜宴》时十分高兴,还夸奖方逸华眼光独到、办事能力强,接着就把画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正当邵氏影业全盛之时,电影受到电视的挑战和威胁。这时方逸华又独具慧眼,建议邵逸夫花了一大笔钱去竞投无线电视的经营权,结果一举获得了巨大成功。
      1987年,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于美国病逝,享年85岁。他们的这段婚姻维持了整整50年。黄美珍病逝后,尽管邵逸夫和方逸华结婚在众人眼中是迟早的事,但邵逸夫面对记者的一次次追问都笑着以“没打算”为由搪塞。
      直到1997年,妻子黄美珍逝世10年后,邵逸夫终于决定再婚,迎娶已将女人最宝贵的40多年时间奉献给了邵氏的方逸华。对于方逸华,邵逸夫一直心存愧疚,虽然方逸华从未向他提出过结婚的请求,但他知道这是她多年的梦想,选择在这个时候迎娶方逸华,他觉得对黄美珍和方逸华来说,都是“有情有义”。在方逸华心里,两人相识后的40多年里,他是她的老师、老板、朋友和知己,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缘分,一直毫无怨言地伴随在他的身边。
      1997年5月6日,二人终于来到美国拉斯维加斯登记并举行婚礼。90岁的新郎邵逸夫,62岁的新娘方逸华,他们历经40多年的爱情长跑,总算有了新起点。方逸华一再澄清“我和老板 结婚,不是为了他的钱,因为我们将所有的钱都捐去基金会了”,而他则高声说我要给方小姐幸福!事实上,1937年成立的邵氏基金会,股权由两间公司持有。 基金会只持有电视广播公司约5.4%的股权,其他权益则由邵逸夫其他公司持有,也就是说,即使“六叔”先走一步,方逸华完全可顺理成章地获得至少一半的邵 逸夫的资产。
      婚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不像普通夫妻那样长相厮守,邵逸夫和方逸华依旧住在各自的家,平日两人一起在电视城上班,周日方逸华才会到邵家,和“六叔”共进午餐,每次她大概逗留3小时。其实他们的居所相隔只有5分钟车程。
    ......
      慈善贡献
      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 ,近3万座。(20张)虽然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据统计,二十多年来,他共向内地捐赠了34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六叔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早在1973年,六叔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87年后,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云南大学东陆园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1994年,捐资兴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一中 一号教学楼——命名“逸夫楼”。
      1995年,捐资兴建河南省偃师市实验中学科教楼——命名“逸夫科教楼”。
      1995年,捐资兴建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学校”。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迎娶方逸华,时年90岁。
      2002年11月15日,由著名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授予100万美元奖金。“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第一届颁奖于2004年举行,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
      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2006年,因患肺炎一度入院,虽无大碍,但透露出要退休的意思。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来百岁诞辰。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5·12汶川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女士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十分悲痛,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教育部并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邵逸夫先生和方逸华女士的意愿,帮助受灾学校早日重建校园,使灾区学生早日复课。
      2013年4月22日,邵逸夫爵士夫妇, 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港币。
      成就荣誉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大英帝国勋章)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
      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
      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
      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大紫荆勋章)勋衔。
      逸夫精神
      邵逸夫以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他也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
      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邵氏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虑的是观众喜欢不喜欢。凡是观众不喜欢的,就坚决不拍。邵逸夫称自己制片相当“严谨”,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据称,邵氏在迄今的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邵逸夫的成功还在于他从步入电影业时就认定,搞电影事业必须生产发行结合,方有出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片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戏院,或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