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公孙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配伍] 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刺灸法] 直刺0.6~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参考资料:
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5) 商丘
[定位] 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行为“经”。
(6) 三阴交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