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日期:2023-02-03 17:04:02 作者:白居易

劝君莫打三春鸟 劝君莫食三月鲫
姜宝兵

    三月,春暖花开,鸟儿鸣唱,民间有“不打三春鸟”之说。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鸟儿通常在这个时节产卵孵子,这时若打死一只鸟,即一窝小鸟倾巢而亡。
    自古就有“不打三春鸟”的说法,春季是候鸟迁徙最活跃的时节,也是鸟类繁殖的关键时期,如果人们在这时对它们进行捕猎,势必会对鸟类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危害。此外,不少鸟类还啄食垃圾和杂草种子、动物尸体等,对消灭害虫、净化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场春雨过后,徒骇河春水大涨,骑车来到河边欣赏春色,却看到不少的人在岸边钓鱼。立春后,万物复苏,鱼儿从严冬的潜伏中复苏,加之要产卵、蓄卵,需要充分的营养,就得大量进食。此时鱼儿成群游弋,格外好钓。只要掌握了春天鱼儿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加之垂钓得法,往往能获鱼儿满篓。
    “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籽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说的就是当下这个时节。
    中国古代的这首诗并非仅仅出于“仁者之心”、“好生之德”,而是寓有保护鸟类资源的深刻含意。三春是指春夏之交。阴历三月的孟春、仲春、季春,通常是鸟儿们产卵孵化的时节。打死一只大鸟,一窝小鸟也无食而亡。古代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只是用人之常情劝说人们不要伤害鸟。
    这种说法,一是反映了前人的慈悲为怀的仁义思想,与自然界和谐美好,爱母爱雏,张扬善念,让人们之间强化这种真善美的观念。二是反映了前人可持续发展的朴素观念。但人们更愿意把这句话,当做一种善意,一种善念,爱鸟及人,爱鱼及人。
    不食三月鱼的理论依据是说:三月鱼腹中怀有千万籽,吃了相当于吃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在佛教理论,一次杀这么多众生,是重罪。而不吃的话,就是功德。作为钓鱼爱好者,开春不钓鱼实属难事,但只要在钓到鱼后愿意放生,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既能过足钓鱼瘾,又不影响鱼儿繁殖后代。
    春季之时,万物繁衍生息。这些生灵的护子心情和我们是如同此类!何必为了我们一时口舌之欲伤母连子!
    世间在残杀无数无辜的生命,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迷茫的人们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孰不知包括蝼蚁在内所有的众生无一不是如此,每一个众生都有避苦逐乐、求生怕死的念头,惨无人道地夺去这些可怜生灵的性命,无论是从世间法还是佛法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原标题:青未了|劝君莫打三春鸟 劝君莫食三月鲫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