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果部

日期:2011-03-09 13:35:16 作者:Fangnan 编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释名】
【气味】(烘柿)甘、寒、涩、无毒。(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柿蒂)涩、平、无毒。
【主治】
烘柿:
1、肠风下血。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
2、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
3、热淋涩痛。用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每日饮服。
4、小儿秋痢。有以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开两,三次吃下。
5、反胃吐食。用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送服,甚效。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
6、痰嗽带血。用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临卧时服,薄荷汤送下。
7、耳聋鼻塞。用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每日空心服下。
8、臁疮。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烧过,研末敷涂。甚效。
9、中桐油毒。吃干柿饼可解。
乌柿:杀虫,疗刀伤火伤,生肉止痛。服药口苦及呕逆乾,食少许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或将两药研不还想,开水冲服亦可。此方名“济生柿蒂散”。一方:再加人参一钱。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一方:再加青皮陈皮。一方:再加半夏生姜。
柿木皮:
1、下血。用柿木皮晒、焙,研末,米汤送服二钱。两服可止。
2、汤火疮。用柿木皮烧灰,调油敷涂。
柿:涩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